近年来,泗县纪委监委立足本土特色,挖掘传统文化、红色文化中的廉洁元素,探索“警示教育+红色教育+家风教育”同频共振模式,不断夯实清正廉洁思想根基,推动廉洁文化建设走深走实。
加强廉政教育,敲响廉洁从政“警示钟”。强化警示教育,深化以案促改做好“后半篇文章”,组织全县党员干部观看警示教育专题片,通报典型案例,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让广大党员干部吸取案例教训,引以为戒。积极开展纪法宣讲活动,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增强法治意识和纪律意识,提高依规依纪依法履职能力。编印忏悔录、编印发放警示教育读本5期余册,组织庭审旁听11次,制作《清官何诚疏运河》《“回家”的礼物》等两部廉政微电影,取材均来自本地案例,组织观看场次人次,引导党员干部把思想认识和警示教育转化为廉洁自律的工作实践。
整合廉政资源,打造清廉文化“根据地”。持续挖掘县域内丰富红色资源、廉洁文化资源,指导泗州家风馆收集本地多家传统家风家训和时代楷模的人物事迹等,彰显泗州文化底蕴。依托泗县党风廉政教育基地,搭建入党誓词石碑,搜集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廉洁历史故事、案例剖析、忏悔书和廉政文化作品等进行展览,让党员干部接受廉洁文化的熏陶,永葆清廉本色。同时,在全县大力推动廉洁示范点和廉政教育基地的创建评选,建设“初心馆”、“初心驿站”、村级“家风馆”等一大批群众“生活圈”内的廉洁阵地,形成全域覆盖、多元传播的廉洁文化矩阵。
推进家风建设,培养家庭监督“廉内助”。“家之良妻,犹国之良相。”泗县纪委监委充分整合妇联、学校等多方资源,定期开展廉政家访、“家庭助廉”宣讲会等活动,深入了解干部的家庭和生活情况,广泛听取家属的意见建议,帮助排忧解难,组织84名青年干部家属签订《家庭助廉承诺书》,充分发挥干部家属在家庭中的监督作用,引导干部家属当好监督员,推动构建单位、家属、子女“三位一体”的倡廉模式,共同筑牢拒腐防变的家庭防线,以清廉家风涵养党风政风。(刘站)
来源:中安在线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