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县兴产业兴出美丽乡村新画卷

  一大早,宿州泗县泗城镇胡陈村村民陈拖妹把孩子送到村里的学校后,就来到与学校“一墙之隔”村办企业上班,加工制作“防护服”,每个月收入好几千元。

  “在这上班一个月平均下来能挣个三四千元,关键是看家守势的很方便。”正在流水线上的陈拖妹说道,“俺家孩子就在村里的小学上学,每天放学后就自己过来找我了,带着孩子还能上班挣钱,像我这样的在村里还有很多。”

  陈拖妹所在的胡陈村位于该镇最西部,曾经是泗县65个贫困村之一。年脱贫攻坚战打响,省农业农村厅选派了工作队驻村,建起了“扶贫车间”,陈拖妹和几十名村民在家门口就变成了“上班族”,每人年收入均突破3万元。

  “产业振兴一头连着农民的钱袋子,另外一头连着我们乡村振兴的动力后劲。作为省农业农村厅定点帮扶胡陈村,一直以来把产业发展作为第一位,我们连续选派三任第一书记到村来帮扶,从最开始上马的果蔬大棚、秸杆有机肥制造,包括后期引进的家具厂,都是能够带动更多农户在家劳动力就业,增加农民的钱袋子,帮他们钱袋子鼓起来。”省农业农村厅驻泗县泗城镇胡陈村工作队队长常志强表示。

  在省农业农村厅和县、镇帮助支持下,胡陈村的村办工厂渐渐多了起来,果蔬菜大棚也迅速扩大到多亩,过去想着法子外出打工的年轻人也纷纷选择回乡创业。去年,刘蒙利、范海涛和李荣三名大学生毕业后便回到村子里,在村集体50万元资金支持下,在全县率先引进羊肚菌种植并获得成功。

  产业发展,在帮助村民鼓起钱袋子的同时,也壮大了村级集体经济。村集体通过领办股份联合社,利用“社会化服务、转型升级产业、绿色经济”三根杠杆,撬动村级集体经济增长点,实现了多元发展。年胡陈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万元,今年预计突破万元,一跃成为远近闻名的集体经济发展强村。

  “以前通往县城只有一条石子路,下雨天车出不来人进不去,连最基本的粮食都运不出去。”谈及近年来村里的变化,胡陈村村民黄开斌感慨万千,“这10年之间我们村修了很多路,基本上达到了户户通的程度,村里的主干道也变成了柏油路,收粮车直接开到家门口,省了我们很多事。”

  以创业发展产业,以产业带动就业,越来越富的胡陈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逐年增大。从“入村通”到“庄庄通”再到“户户通”,从“硬化”到亮化再到绿化和美化,过去的脏乱差渐渐变成了“高颜值”。年,胡陈村获得宿州市第三届文明村镇称号,昔日落后的“穷窝窝”已蝶变成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

来源:安徽经济网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pz/2982.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