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岁的刮胡刀架

北京专科青春痘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zhiliao/210112/8582703.html

宝贝:刮胡刀架

宝贝拥有人:张军

地点:泗阳县繁荣公寓

这是父亲留下的一把刮胡刀架。

从上世纪六十年代我记事时起,就知道父亲有这个宝贝,它和周围人用的刮胡刀都不一样。通体颜色金黄,设计巧妙,做工精致,上面有一排英文字母,大家都不认识,一看就知道是个外国货。

父亲非常爱惜它,每天早上用它来刮胡子,先在脸上涂上肥皂,然后用刮胡刀在脸上刮,用完后会冲尽胡茬,用布擦干,仔细地放在一个小铁盒里,然后保管起来。那时候的泗阳县委机关里的人都知道张部长(父亲当时任县文教部长)有个与众不同的洋玩意。

父亲的这把刮胡刀架,确实很有来历。

年7月,国民党当局对解放区发动全面进攻,泗阳沦陷。父亲奉命率部跟随大部队北撤,强渡大运河,夜突陇海铁路,进入山东解放区根据地。由于父亲在当时的淮泗县老区担任过区委书记,对农村工作比较熟悉,于是被任命为山东省济阳县商桥区区委书记,组织解放区老百姓搞土地改革,带领民工支前参战。

临朐战役打响后,父亲奉命带领数百名民兵支援前线,在战后清理战场的时候,缴获了一个国民党大官留下的这把刮胡刀架。据说这个军官原来参加过远征军,所以和美军联系比较多。这在当时可是个很稀罕的洋玩意。我军的指战员和参战民兵很少有人知道这个东西是干什么用的,更不知道怎么用。

当时带队参战的首长是石正鹄政委(解放后任粮食部商管局局长),他北撤前就是泗阳县县长兼县委书记,是我父亲的直接上级,和父亲很熟。当时石政委看到正值青年的父亲满脸胡须,当即决定把这个刮胡刀奖励给我父亲。

这把刮胡刀是年美国制造的,二战时期优先用来装备美国的远征军。通体为黄铜材料,纯手工制作,工艺精良,刀头上镌刻着英文字母:Ever-Ready,另一面刻着:“”四个阿拉伯数字,国人称之为“老人头牌”。全长8厘米,净重60克,设计非常巧妙、使用方便。共分为刀头、刀柄两个部分,使用时只需将刀柄顶端的外螺纹和刀头中央的内螺母拧上即可。刀头用作安装单面刀片,上方有个按键,下方有两个卡槽,并制有12个椭圆形孔。按下按键,盖即翘起,放上刀片,松开按键,盖即卡住,刀片被固定在槽内。刮胡子时,碎胡须和脏物、肥皂沫等从椭圆形孔排出。平时刀头、刀柄拧开,装盒保管,携带方便。

据说这个刮胡刀架是安全剃须刀的鼻祖,刀片装进去以后,几乎完全封闭在里面,只能看到一条细长的刀刃在闪光,所以不会伤人,一经面市,就非常受欢迎,后来被许多国家引进仿制,一直延续到现在。

小时候,我经常看到父亲早上洗脸时鼓着两腮刮胡子,于是天真地想:大人为什么有胡子?每天刮胡子真麻烦,我什么时候才会长胡子?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小县城单面刀片稀缺,父亲都是请人从上海、南京代购的。我参加工作后,只要外出,父亲一定会让我帮他买刀片。

由于“老人头”质量好,加上父亲保管细心,年过去了,这把刮胡刀仍然完好如初,开合自如,使用正常。

父亲去世后,我在整理遗物时,就把它精心收藏起来,大侄子张军看到后,非常想拥有爷爷的物品,于是我把刮胡刀架送给了他。张军是长房长孙,我觉得他保管这件遗物更加合适。

虽然父亲已经离开我们10年了,每当忌日,我们全家都会一起看他留下的这把刮胡刀架,回忆父亲在战争年代的故事。每当此时,我们就会心潮澎湃,想起父辈们浴血奋战的峥嵘岁月。(张方修)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pz/2973.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