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泗县坚持把贫困群众脱贫后持续增收致富作为工作的主攻方向和着力重点,严格落实“四不摘”要求,巩固好脱贫成果,让脱贫群众挑上“金扁担”,确保高质量交卷。
围绕产业扶贫促增收,大力开展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坚持把产业发展作为巩固脱贫成果的主攻方向,深入推进农业特色产业扶贫三大行动,继续落实产业奖补政策,积极推动种植业结构调整,注重加强长三角地区的精准联系对接,进一步夯实产业扶贫根基,拓宽乡村振兴之路。目前,全县个行政村产业扶贫基地实现全覆盖,65个贫困村全部建成特色种养业扶贫示范基地,建成“一村一品”专业村30个。同时,全面推进“四带一自”产业扶贫模式,引导龙头企业、农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能人大户与贫困村、贫困户对接,建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贫减贫激励机制,全县发挥带动经营主体个,带动贫困户户,带动覆盖率97%,实现就业人。
围绕扶贫先扶志和智,扎实开展“大手拉小手”活动。为确保全县贫困家庭学生无一人因学致贫,因学返贫。泗县聚焦精准扶贫,创新举措落实,面对疫情严峻考验,坚持停课不停学,克服一切困难,全面完成教育资助工作。做好生源地助学贷款政策宣传、申请、办理以及使用服务工作。开通家庭困难大学生助学补助和慈善救助的绿色通道,实施金秋助学行动。年以来,教体部门通过与关工委、团县委、红十字会、慈善基金会、民政局、总工会、妇联等单位通力合作,鼓励爱心企业和爱心人士主动积极参与,争取专项资金、单位捐助、组织爱心企业及爱心人士捐款等多种形式筹集资金,实施金秋助学行动,对贫困大学生给予资助和救助。自教育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通过爱心捐助、慈善救助等渠道为余名大学新生发放慈善资助金近万元,多元化资助体系正在进一步建立和健全。
围绕社会扶贫添活力,村村搭建“爱心超市”平台。泗县采取劳有所得、多劳多得的正向激励,通过“有偿”领取社会捐赠物品的方式,树立勤劳致富、脱贫光荣的价值取向,让贫困群众物质充裕和精神丰沛相辅相成,真正将“爱心超市”建设成为“汇聚社会帮扶力量的中转站,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的加油站”。截至目前,泗县已建成“爱心超市”个,实现了县域内行政村全覆盖,共收到社会各界捐款捐物(捐赠物资折资)余万元,共向贫困户和非贫困户发放各类物资折合人民币.6万余元,受益群众余人次。(杨秋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