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新汴河景区:年,宿县专区发动下辖的9县23.8万治河大军,出于“治理淮河”需要,在唐宋汴河大堤以北,手工开挖一条大型人工河道,因河线基本平行于早已湮废的汴河,故命名“新汴河”。新汴河景区位于宿州市城区北部,依托具有千年历史的古汴河及上世纪六十年代末重新开挖的新汴河而建,是集防洪保安、文化娱乐、生态科普、旅游观光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景区。
主景区按“一点两线”布局,“一点”即表现宿州人民治水精神的大型标识雕塑“远航”,“两线”即新汴河两岸,北岸展示发生在宿州大地四次著名战争及战争文化,南岸展示宿州历史、人文和民俗文化。
走在新汴河北岸拂晓大道东侧,映入眼帘的依次是大泽惊雷、鱼腹传书、篝火狐鸣、揭竿而起。《史记·陈涉世家》:“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这些雕塑是发生在宿州大地的一个闻名全国的故事:陈胜吴广起义蕲县大泽乡。
宋朝诗人范成大路过宿州,有感而发,写下一首怀古诗《宿州》。
《宿州》
宋代:范成大
狐鸣鬼啸夜茫茫,元是官军旧战场。
土伯不能藏碧磷,三三两两照前冈。
再往东行,雕塑依次为十面埋伏、霸王别姬、垓下之战,这是发生在宿州大地楚汉之争的故事。
楚汉相争后期,项羽趋于败局,于公元前年,被汉军围困垓下,兵少粮尽,夜闻四面楚歌,哀大势已去,面对虞姬,在营帐中酌酒悲歌: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随侍在侧的虞姬,怆然拔剑起舞,并以歌和之:
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
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
歌罢拔剑自刎,传说虞姬的血化作了虞美人花开满宿州大地。
再往东行,雕像为铁血北伐和符离鏖兵。这是发生在南宋年间的孝宗北伐。
隆兴北伐,指的是南宋孝宗隆兴年间的以北上中原,收复北宋故地。一时间,南宋士气高涨,瞬间收复虹县(今泗县)、灵璧、宿州等淮河以北诸多重镇。
因将帅不和,最终在宿州城战败,当时宿州为保靖军节度,宿州和符离县州县同城,全名宿州符离郡,史称“符离鏖兵”,从此后,宋金在宿州拉开割据战,进而分出五河及怀远二县。
《关山月》
宋代:陆游
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
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
戍楼刁斗催落月,三十从军今白发。
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
中原干戈古亦闻,岂有逆胡传子孙!
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
这首《关山月》里的“和戎诏下十五年”,说的就是宋孝宗隆兴元年宋军在符离大败之后,签下的屈辱合约。
从拂晓大道新汴河南下向东,过了“远航”水利博物馆,看到的第一个雕塑,叫做“鞭打芦花”,孔子弟子、中华二十四孝之一的闵子骞鞭打芦花、单衣顺母的故事就发生在宿州埇桥区闵贤集和宿州萧县鞭打芦花车牛返村。
《闵子骞》
宋代:金朋说
名称大才世这难,袄絮芦花岂耐寒。
宁使一身甘冻死,肯教三子受衣单。
再往东行,可以看到宴嬉台。唐天宝三年秋,一路访古探幽,途经砀山。在芒砀山间,李白觅高祖踪迹,赏梁园风光;于砀山城外,凭吊亚夫战功,嗟叹张良谋略。盘桓月余。临行,砀山刘县令陪李白泛舟燕喜亭池,设宴于燕喜台。
李白举杯邀月,诗兴大发,即席赋《秋夜与刘砀山泛舟燕喜亭池》诗一首:
明宰拭舟楫,张灯宴华池。
文招梁苑客,歌动郢中儿。
月色望不尽,空天交相宜。
令人欲泛海,只待长风吹。
诗因酒赋,酒随诗传。
再往东行,可以看到东林草堂,东林草堂是白居易在宿州的居住之地。白居易在宿州符离渡过了青少年时期,并和宿州符离的村姑湘灵有一段哀伤的爱情故事。
符离,因北有离山,地产符草而得名,在唐宋时期,这里是大片的草原,白居易写下经典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这些雕塑只是宿州悠久历史的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