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山镇位于泗县北部,与县城相邻,国道南北贯穿其中,境内拥有老山国家级地质奇石公园、安徽省最大的花卉基地,也是乡贤工作的发源地。近年来,屏山镇文化工作发展迅速,目前全镇建成文化站1个,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15个,全年开展各类文体活动场余次,文化惠民服务群众超过7万人次,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活力。
完善文化阵地设施,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屏山镇文广站着力推动镇、村两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一是推进乡镇文化设施提标升级。屏山镇文化站是安徽省第一批乡镇一级文化站,建筑面积平方米,拥有多功能厅、图书室、电子阅览室、乒乓球室、棋牌室等,设施功能齐全,全年免费开放服务群众2万人次。二是高标准打造基层文化设施。全面推进文化“双基”建设,按照“一个文化广场、一个文化活动室、一个简易戏台、一个宣传栏、一套文化器材、一套广播器材、一套体育设施器材”的“七个一”标准,建成综合文化服务中心15个,行政村实现了全覆盖。三是推进“一村一品”建设。充分挖掘地方文化特色,推进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一村一品”建设,把村史档案、历史文物、民风民俗、生活生产等融入其中,设立村史馆、农耕展览馆、家风馆、好人馆、乡贤馆等,展现了原汁原味的乡土文化、民风民情,增强了群众的归属感、认同感。
大力开展文化下乡,将文明新风送入农家
泗县屏山镇综合文化站着眼于满足群众文化需求,大力开展文化下乡活动,将文化活动办到农家、文明新风送入农家。一是开展文化扶贫进村巡演。围绕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扫黄打非等工作,组织演出人员利用泗州戏、瑶剧、扬琴、大鼓、快板等形式,开展入村巡回演出40场次,提高了群众对扶贫政策的知晓率和扶贫工作的满意度,起到了较好宣传效果。二是组织开展乡村春晚活动。屏山镇文广站组织动员村级文化带头人、文化志愿者、文化协管员、文艺爱好者和村民,鼓励他们自编自导开展乡村春晚,春晚的表演形式融入了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好人好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新时代文明实践等内容,充分发挥乡村“春晚”的正面导向效应和教化功能,起到了扶贫扶志聚民心的重要作用。三是开展送文化进敬老院和集中供养点活动。为了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体现党和人民对五老人群的关爱,按照县文化和旅游局部署,开展一月送一场文化演出进敬老院(集中供养点)慰问演出,活动坚持持续至今,受到了老人们的极大欢迎。四是推进“扫黄打非”,净化农村文化市场环境。组织文化带头人自编三句半《扫黄打非民安康》、大鼓《扫黄打非政策好》、琴书《开展“扫黄打非”净化社会环境》、泗州戏《国法大于亲情》等作品,在全镇开展“扫黄打非”文艺演出40余场,观看群众2万余人。通过宣传全镇精神文明得到质的提升,文化市场得到良好发展。
抓人才队伍建设,活跃基层文化
屏山镇综合文化站拥有事业编制5个,目前在编在岗5人;15个村,聘用专职文化协管员2人、文化志愿者2人、兼职文化管理员15人,村级文化带头人5人,同时每月开展一次文化管理员培训活动,确保基层文化事情有人做,文化设施有人管,文化活动有人办。全镇组建广场舞队伍15支、农民书画队伍1支、泗州戏队伍1支,文艺演出队5支。不断壮大的基层文化队伍增添了基层文化工作活力,带动了基层文化活动开展,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促进了乡村文化振兴,成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动力。屏山镇广场舞队连续7年荣获泗县广场舞大赛第一名,荣获年宿州市广场舞大赛二等奖,年宿州市广场舞大赛优秀奖等荣誉称号。年屏山镇被安徽省宣传部授予“扫黄打非”进基层示范点荣誉称号,屏山镇文广站年获评全市“农家书屋”工作先进单位,连续多年获评全县“民生工程先进单位”。(中安在线宿州频道王靖张亮)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