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最早登临五台的皇帝:汉文帝
汉书《地理志》载,西汉中叶,五台开始遣县,名为虑泗县,因水得名,属代王封土。公元前年(汉高祖10年)9月,代地相国陈稀举兵反汉。次年参,陈稀兵败被杀,群臣举荐刘恒为代王。在诸吕受诛之后,代王恒又被拥立为帝,卸孝文皇帝。
《五台县志》:汉文帝任代王期间,曾游猎于南神瑙(也称:古南台、小南台、南神顶、皇图垴)。后人在这里修建了汉文帝祠。
至今在南神垴东麓存有为烧制寺庙较为完整的“汉窑”。是五台山地区最早的历史古迹。
2、官方史料记载最早的祈福圣地
《五台县志》文物志名胜古迹页:
“二,代王庙:代王庙原建于南神垴。南神垴位于台城东南两涧村之前,是汉文帝刘恒曾经游猎过的地方。南神垴孤峰突起,层峦屏立,人称小南台。后人在垴上建代王庙,也称汉文帝祠。”
《五台县志》地理志第40页:
“南神垴亦名小南台,海拔一千二百一十七米,面积一平方公里,汉文帝游猎于此。原建有文帝庙。”
《五台县志》大事记页:
“公元前年(汉高祖10年),代王刘恒曾游猎于县境南神垴。”
《徐继畬集》第一册(第-页):
“南神垴,在县治南八里两涧村之南。小山圆突特起,上建汉文帝祠。相传文帝王代时游猎至此。庙後有古松数株,蟠屈如虬龙。人称为小南台。(旧志)”
《魏書》卷一百六上,《地形志》二上第五,戶二萬二千七百四十八 口一十萬四千一百八十五:
“驢夷二漢屬太原,曰慮虒,晉罷,太和十年復改。永安中屬。有思陽城、驢夷城、倉城、代王神祠。”
《康熙五台县志》卷三村屯(古迹古墓附):
“县南有皇图垴,“为汉文帝游猎处”
卷八《重修南神庙碑记》:
“邑之南十里……有古祠,俗谓之南神垴,盖汉文帝祠也。
《光绪五台新志》基本上同于《康熙五台县志》,其卷二山水:
“南神垴在县治南八里,……上有汉文帝祠,相传文帝王代时游猎至此。”但是附有自注,说明来历,曰:“《魏书地形志》有代王神祠,即此。”
《乾隆直隶代州志》卷一古迹“代王神祠”条:
“魏地形志永安郡驴夷县有代王神祠”
3、南神垴建庙宇比台怀镇建寺早余年
根据以上史料,古南台南神垴在西汉时间即公元前年左右就有了祈福活动。
台怀镇的寺院建筑根据史料为北魏时间开始有佛教的活动踪迹。
台怀镇寺院东汉建寺之说为传说,缺乏史料的有力支持。
4、千年圣迹
棋盘石:距今年之久,孤悬于悬崖绝壁之上,令人叹为观止。
文殊手印:原生态手印,比常人大十余倍。
佛顶尊胜陀罗尼经经幢:文殊菩萨亲点唯一的佛教经典,距今年。
避雨岩:祖师参禅悟道之所,整个石洞就是一块巨石,可容纳熟人入定闭关。
文殊老人、西明大佛.....
5、门票交通
门票:0元
入山费:0元
自驾:水泥公路直达山顶。五保高速五台下高速(五台县城下高速)行驶6公里即到。
6、祈福路线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