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70年代,渔民大举围捕越冬大黄鱼亲鱼,此后大黄鱼产量逐年锐减,再无鱼汛。令人欣喜的是,年终岁末,渔民、水产经营者、科研专家各方传来好消息——
时隔半个世纪,又见大黄鱼“旺发”——舟山野生大黄鱼“回家”记(上)
手捧着金灿灿、黄澄澄,重达2.6千克的野生大黄鱼开怀大笑,从事水产生意20多年的胡鹏其把自己的照片晒到 “多少价钿?”“出‘嫁’了没?”“这根上3万了(口伐)?”“被哪里人抢走了?”……
昨天,记者走进普陀沈家门东河市场的“胡记水产”门市部,胡鹏其还在与朋友们一起热议这尾以近3万元价格出售的野生大黄鱼。
“这是今年我收购到的最大一根野生大黄鱼,这次渔船返航收购了多斤野生大黄鱼。”胡鹏其说,“今年特别多,目前为止已经收了2吨多了,比去年翻了一番。”
一度绝迹的野生大黄鱼又回来了。这不仅是渔民、水产经营者的共同感受,也是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科研专家给出的论断:
资源调查显示,今年舟山野生大黄鱼及其鱼卵、仔鱼密度指数相比往年大幅增多,是20年来资源密度最高的一年。
■从年产10万吨到年产吨,舟山野生大黄鱼的“辉煌”与“沉寂”
口唇朱红、鳞片整齐、遍体金黄,一尾一尾称重、一尾一尾装袋,再一尾一尾装箱……
昨天上午8时,在“胡记水产”门市部,工人们正有条不紊地打包当天收购的野生大黄鱼,通过冷链发往江浙沪。
“多时一天上千斤,少则一天几百斤。”胡鹏其是舟山野生大黄鱼重回东海的见证人之一,用他的话说:“收购舟山野生大黄鱼七八年,收购量一年比一年多。”
舟山野生大黄鱼,享有“国鱼”美誉,贵为东海渔场“四大经济鱼类”之首。从年产10万多吨,到一尾难求,半个世纪里,经历过“辉煌”,却归于“沉寂”。
上世纪60年代,大黄鱼是东海十分常见的海鲜,每年都能形成鱼汛。彼时的舟山渔场,每到大黄鱼旺发时节,江苏、浙江、福建等地数万渔民云集岱衢洋等海域,场景蔚为壮观。
“蓬岛周围百八里,千樯如织海道壅”。时至今日,一网捕获9吨大黄鱼的经历,已80岁高龄的嵊泗渔业干部金涛仍记忆犹新。
那是年4月,22岁的金涛随船出海捕鱼。当天傍晚,在“捕到大网头了”的惊呼声中,金涛看到了一生难忘的一幕:
船头船尾,浪花飞溅,数不清的大黄鱼,在网中鸣叫跳跃。渔网起到一半的时候,大网突然浮了起来,堆积成山的大黄鱼,将船底都顶了起来。
这样的盛况,一直持续到上世纪70年代中期。
年,上千对机帆船向大黄鱼亲鱼越冬海域进发,来不及产卵繁殖的亲鱼被围捕。这一年,浙江省大黄鱼年产量从前一年的10万吨猛增到16.81万吨,创造了我国渔业史上大黄鱼产量的最高记录。也正是这一年,大黄鱼“老窝”被端,随后产量逐年锐减。
此后20年间,野生大黄鱼踪迹难觅。偶有渔民捕获大规格的野生大黄鱼,备受消费者追捧,成交价最高达十余万元。
统计数据显示,年大黄鱼年产量跌至最低,全省全年只有吨,此后产量一直不高,直至年突破吨,达到吨。
■一网38尾61.5千克,尾均1.6千克以上的野生大黄鱼成群再现
令人欣喜的是,关于舟山野生大黄鱼的好消息接二连三。
只要天气晴好,嵊泗钓鱼人海钓俱乐部有限公司负责人吴跃康,就会驾着海钓快艇到嵊泗海礁、浪岗海域,专钓野生大黄鱼。
“洋面上每天有多只快艇,都是冲着大黄鱼来的。”吴跃康说,12月份以来,野生大黄鱼又旺发,有钓客一天能钓二三十尾,大的每尾有1~2千克。
吴跃康从事海钓多年,据他回忆,野生大黄鱼旺发迹象去年冬汛开始显现,当时一艘海钓船、四五个海钓客,最多一天钓到的大黄鱼价值5万元。
“前两天,有人钓到一根4斤8两的野生大黄鱼,卖了2万多元。”吴跃康透露,现在嵊泗嵊山很多老渔民,以钓野生大黄鱼为生,年收入最高有15万元左右。
作为业内人士,在胡鹏其看来,海钓来的大黄鱼仅仅是舟山野生大黄鱼的冰山一角。
胡鹏其的手机 9月份,“浙普渔”船,阿三老大,海区一网捕获38尾野生大黄鱼,重61.5千克,尾均1.6千克;
10月份,“浙普渔”船,一航次收获千克,非常罕见;
11月底,一次性收购千克,收购量最大的一次;
……
“去年大概收购了1吨不到;今年到现在,超过2吨了。尤其是禁渔期结束后,第一航次拢洋,每只船统有大黄鱼,而且量不少……”胡鹏其说。
拥有2艘冰鲜船的沈家门人方海南,昨天正在台州椒江给渔民们结账,其中一笔上百万元的货款,就出自野生大黄鱼。
“今年9月底10月初,大黄鱼旺发。海域,5对拖网船就拖了万元。”方海南在电话里说。
■3天捕获尾,舟山野生大黄鱼资源密度创20年来之最
舟山野生大黄鱼,旺发!
这不仅是渔民们口中的热词,也是科研专家们口中的热词。
今年11月底,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副所长周永东,特意到嵊泗县中心农贸市场调研,水产区大批量的野生大黄鱼,又一次验证了他的科研结论:
舟山渔场,野生大黄鱼又多起来了。
“每个摊位上卖的小黄鱼里都混着大黄鱼,估计当天市场上就有上百斤。”周永东猜测,市场上大量的野生大黄鱼,在50~克之间,属一年生,可能是去年增殖放流的。
这不是研究人员第一次逛市场。今年以来,只要有空,他们就会外出调研,他们的手机相册里记录了大量的调查照片:
“董小姐家宴”餐厅,三四尾大黄鱼被当成小黄鱼售卖;勾山农贸市场,不少大黄鱼被当作小黄鱼售卖……
“今年我们走了不少地方,从调查情况看,被当成小黄鱼售卖的大黄鱼幼鱼约占到小黄鱼总量的1.5%~5%。”省海洋水产研究所研究员戴乾说,从近10年来看,今年市场上出现的大黄鱼最多。根据舟山市海洋捕捞信息采集调查数据,今年1~9月,舟山小黄鱼产量近13万吨,按1.5%的比例估算,混在小黄鱼堆里的大黄鱼就超过吨。
省海洋水产研究所渔业资源与生态研究室副主任蒋日进,从岛礁水域资源调查角度给出相同结论:
今年10月29日至31日,在中街山列岛和马鞍山列岛海域,调查船3天捕获尾大黄鱼。从资源调查看,今年舟山大黄鱼资源密度达到20年来之最。
“今年大黄鱼确实多。前几年很难抲到,抲到也是个位数。这次最多一网有几十根。”连续多年参加资源调查,老渔民陈国忠深有同感。
省海洋水产研究所预测,今年野生大黄鱼产量将呈翻倍增长趋势:
去年,全省野生大黄鱼年产量近吨。根据捕捞信息采集抽样调查,今年对舟山艘渔船抽样数据显示,1~9月份,尾重克以上的野生大黄鱼产量为吨,如果加上尾重克左右的小规格大黄鱼,预估今年大黄鱼年产量有望突破0吨。
种种迹象表明,曾让舟山人引以为傲的野生大黄鱼又“回家”了。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