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县打造三公里就业圈,家门口端稳就业

  “这个小程序很方便,会主动给我推送周边合适的岗位。注册才半个月,我就找到了工作。公司就在附近,照顾家庭很便利。”家住安徽泗县汴光社区的居民沈倩倩通过“三公里”就业圈平台的“快聘”小程序岗位推送顺利进入家瑞公司担任巡检员。

  今年来,为进一步落实省、市“稳就业”、“保居民就业”决策部署,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容量,泗县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创新开展“三公里”就业圈试点工作,促进供需精准对接,持续提升公共就业服务质量。求职者只需用手机扫描   智慧驱动,精心打造“三公里就业圈”。“三公里”就业圈以城镇社区三公里范围内的劳动者、小微企业为重点服务对象,创新“政府主导推动、社会力量参与、线上线下联动”的公共就业服务模式,做到目标可量化、过程可追溯、结果可核查。该模式线上运用信息化技术,线下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就业服务,帮助服务对象在三公里内享受公共就业服务、实现就业。预计到年覆盖全县20个社区,擦亮社区“三公里”就业圈特色品牌。

  因势利导,用心用情落实“政策支持”。在政策支持上,分为两种就业服务补助形式。一是稳定就业服务补助,对运营机构组织重点群体稳定就业并签订6个月以上劳动合同、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6个月以上或签订6个月以上劳务协议、购买人身意外保险6个月以上,且在安徽省智慧就业服务平台中进行就业登记或劳动用工登记备案,由就业补助资金给予运营机构稳定就业服务补助。二是灵活就业服务补助,对运营机构组织重点群体以非全日制、临时性和弹性工作等灵活形式实现就业,从事有稳定收入的劳动、连续3个月以上,月收入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且在安徽省智慧就业服务平台中进行就业情况记录,由就业补助资金给予运营机构灵活就业服务补助。

  精准施策,助推就业“一个不落”。泗县“三公里”就业圈建设,按照调查摸底、确定试点、全面推广、示范引领、打造品牌五个阶段逐步推进。明确由该县人社局牵头,实行集中采购、分区域推进的方式,向社会组织、企业、机构等社会力量购买公共就业服务。依托现有“快聘”小程序、智慧就业服务平台或第三方自建系统,采取市场化运营模式,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完善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

  下一步,泗县人社局将结合《暖民心行动方案》,全力做好社区“三公里”就业圈推广工作,聚焦就业这个最大的民生,突出群众有感的“关键小事”,让民生温度直达群众。目前,已投入的2个就业圈试点社区共覆盖辖区劳动者人,累计浏览量为人次,企业注册数家,提供岗位个。(王海燕杨秋雨)

来源:中安在线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pz/1811.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