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泗县“6.26”疫情发生后,面对严峻复杂的疫情防控形势,泗县红十字会坚决贯彻执行上级决策部署,发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在接收社会捐赠、助力全县疫情防控工作中,以实际行动擦亮红十字品牌、展现公益人风采。
优化捐赠流程,简化对接程序
突发事件来临,社会有意捐赠的爱心人士比较关心的就是捐赠流程的繁简。6月30日,泗县红十字会接到接收社会捐赠任务后,立即与县经信、商务等部门会商,制定出台了《泗县疫情防控接收社会捐赠流程》。流程对物资类、善款类的捐赠都做出了明确表述,从签署捐赠意向书到抵泗车辆接待,从物资搬运到捐赠公示等都作出了具体详实的安排。在以后的几天内,他们还根据全县防控政策的变化,先后对流程及时进行了3次优化调整。为了进一步方便捐赠,所有的捐赠文书全是在网络上签署完成。每一位捐赠人在接到捐赠流程后,无不对泗县红十字会的工作严谨称好。“咱们泗县红会工作做得很仔细很周到,为你们点赞!”中山大学安徽校友会秘书长朱少波发来短信说。
吸纳志愿力量,提升物流能力
志愿者队伍历来是红十字工作的重要力量来源。针对本次疫情捐赠工作,泗县红十字会提出了“快捷、高效、精准”的六字工作方针。疫情一开始,县红十字救援队负责人主动联系会领导,要求带队参加红十字会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在接下来的几天里,6名救援队队员吃住在办公室,每天冒着高温来往于高速出口、泗县边界和物资储备库、定向受赠人之间,他们或引领外来车辆进入储备库,或自己搬运外来物资送往定向人。由于此次捐赠集中,很多外地车辆都想尽快完成捐赠后离开泗县,这就导致了志愿者们夜间加班成了常态,为了尽快卸完物资让捐赠物资车辆第一时间离泗,他们几乎每天都要加班装卸到凌晨两点左右。虽然总是汗水湿透衣背,但他们从不叫苦叫累。“我们就是希望泗县疫情早一天结束,全县老百姓早一天恢复生活常态。苦一点累一点没什么,我们要对得起身上的红十字标识。”泗县红十字救援队队长张斌说。
领导坐镇前线,员工居家参战
集中高密度社会捐赠,给红十字人工作作风、能力带来了极大考验。接收捐赠工作一开始,泗县红十字会就对员工提出了“快捷、高效、精准”六字方针。如何实现要求,设计科学工作流程、精准无缝执行是重中之重。内设机构仅有的两名负责人因防控需要都在居家,不能到单位上班。“居家我们也要参战!”这是两位负责人向会党组提出的工作请求。于是,和捐赠人对接、网签捐赠意向书、向捐赠人宣传政策、安排接待方案、和储备库对接等工作就充实了他们每一天早七点至晚十点的这段时间。“手机热得快要爆,耳朵震得蒙蒙叫”,这是对他们状态最好的形容。
“他们虽然居家办公,但工作量非常大,不仅没有耽误工作,而且在我们这条工作链上发挥了重要作用。我们会领导班子不回家吃住在单位,一是定政策、出主意、多协调,二是给工作人员、志愿者搞好服务保障,三是关键时候我们还得到一线参与装卸物资等工作,我们也和装卸人员、志愿者他们一样,经常累到筋疲力尽。”泗县红十字会副会长张健说。
据张健副会长介绍,截至7月9日凌晨,泗县红十字会已接待数百人(单位)的捐赠,共接收到社会捐赠价值约万元的物资和.4万元的爱心捐款,且物资都已及时交付给了县疫情防控指挥部指定部门有序发放,善款由县指挥部统一调配使用。
来源:中安在线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