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好农村的事情,实现乡村振兴,队伍必须过硬”。泗县泗城镇胡陈村驻村工作队入村后,迅速进入角色,积极发挥特长,全身心投入到农村基层工作中,多点发力,聚焦基层党建、政策宣传、为民服务、基层治理、产业发展等重点工作,全面助力乡村振兴。
聚焦基层党建,夯实战斗堡垒。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和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紧紧围绕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同时结合农村工作实际重点学习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乡村治理、基层党建等经验做法,强化思想认知,提升党性修养。深入走访党员群众,了解村情民意,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配备9名乡村振兴小组长,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指导帮助完成党支部规范化,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年胡陈村先后获得全市基层党建工作“五个好”村党组织标兵和全县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聚焦政策宣传,架起干群连心桥。带领村组干部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把准核心要义,确保传递声音“不跑偏”、落实政策“不打折”。在深入讲解上下功夫,充分考虑群众受教育程度、说话方式习惯,采用大家通俗易通、喜闻乐见的方式广泛宣讲党的方针政策,激发群众的思想认可、情感认同和参与乡村振兴的行动自觉、创造自觉。充分利用党员大会、村小组会等,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建议,及时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让他们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心,提高群众的满意度。
聚焦为民服务,践行为民初心。在抓好为民服务赢民心上“用心”,做群众的贴心人,从看得见、摸得着、群众关心的小事小情入手,坚持定期走访脱贫户、五保户、低保户、残疾人、留守儿童等特殊困难群体,帮助疏导情绪、领办民事、帮办农事,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截止目前,走访慰问户脱贫户,7户边缘户,33户独居老人,25户困难党员群众。同时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落实“1+X、X+1”城乡共建机制,结合村情实际,列出办事清单,做到服务事项清单化、项目化,帮助解决困难26件。
聚焦基层治理,培育文明新风。胡陈村采取“党支部+网格党小组+党员”三级组织体系,深化“网格+”的基层治理模式,科学设置网格、工作下沉网格、服务聚焦网格,打通乡村基层治理服务“最后一米”,全面提升乡村服务水平。同时深入推进“一约四会”制度,引导村民参与修订完善村规民约,为乡村振兴注入文明力量。建立健全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等自治组织,用群众的法子,平群众的事儿,切实发挥作用,引导群众积极向上向善,倡导移风易俗、培育文明新风。
聚焦产业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在全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同时,投入更多精力在强村富民上,积极与村“两委”共同研究,理清发展思路,探讨产业发展方向,针对村级薄弱环节,集中全力攻破,依托省农业农村厅和县人武部帮扶优势,积极争取产业项目资金。充分发挥秸秆综合利用产业链,巩固秸秆产业化发展,准备开工建设平方米、高6米框架钢构结构标准化厂房及配套KW电力设施和秸秆揉丝装备。争取配套秸秆打捆离田机械,以秸秆打捆、捡拾、运输等短板环节装备为主,其中拖拉机2台、打捆机2台、搂草机2台、抓草机1台,捡捆运输车1台,增强村集体合作社农机装备能力,为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提供坚强有力保障。力争年底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万元大关。(季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