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力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扎实推进一大批补短板、强弱项、惠民生的重点项目加快实施,有力地推动了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一、总体情况
年我市列入省亿元以上重点项目个,总投资亿元,年度计划投资亿元。截至10月底,累计完成投资.5亿元,提前完成年度投资计划;计划内新开工项目个,开工率81.4%,居全省第6位;竣工项目70个,竣工率97.2%,居全省第5位。总投资亿元的黄淮海智慧物流产业园、总投资12亿元的京沪线宿州站改建工程、总投资10亿元的埇桥区火花钢结构及工程机械设备生产等一批项目开工建设;总投资30亿元的新汴河航道整治工程、总投资15.8亿元的银河一路上跨京沪铁路立交工程、总投资5亿元的埇桥区光大生物质热电联产等一批项目加快建设;总投资12亿元的阿里巴巴新制造(宿州)产业园、总投资8亿元的宿马园区中原航空学院、总投资4亿元的埇桥区广识智能供配电设备生产线建设等一批项目竣工投产;总投资约60亿元的淮北—宿州—蚌埠城际铁路宿州段项目、总投资约40亿元的合肥—新沂高速铁路泗县段项目、总投资30亿元的宿州西站配套设施及站区综合开发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前期工作加快推进。
二、主要做法
一是加强项目谋划
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重点项目谋划工作的通知,建立重点项目谋划联席会议制度,下设产业、基础设施、公共卫生、现代服务业等14个项目组,谋划储备项目个,规模达到亿元。强化公共卫生、市政设施、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物资储备补短板,谋划项目个,申请中央投资.8亿元,项目个数、申请资金居全省第4位、第6位。
二是狠抓项目开工
每月组织召开重大项目集中开工现场推进会,京沪线宿州站改建工程等个项目开工建设,总投资亿元,年度计划投资亿元。9月26日,增强高质量发展动能暨全省贯彻“六稳”重大项目集中开工现场推进会,在黄淮海智慧物流产业园现场顺利举行,该项目总投资约亿元,规划用地总面积亩,主要建设“一港十中心”。
三是强化项目调度
深入实施融入长三角一体化重点项目建设推进年,成立宿州市重点建设项目领导小组,史翔书记、杨军市长任第一组长、组长,下设综合调度、制造业、基础设施、农林水利、社会事业5个项目推进组,市政府分管副市长任组长,实施分级分类调度。建立全市重点调度项目库,入库新开工项目个,续建项目个,谋划储备项目个。截至10月底,新开工项目个,竣工投产项目个,谋划项目录入国家重大建设项目库个。11月11日,史翔书记主持召开推进年专题调度会,安排部署全市项目工作。
四是坚持实地督查
落实“四督四保”“五项机制”,每月“四不两直”督查全市亿元以上重点项目进展。每季度会同市委督查办实地核查集中开工项目建设情况,采取“回头看”、通报督办等方式督促项目单位按照时序节点计划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坚持领导联系推进项目制度,排定市级、正县级领导联系推进项目99个,总投资亿元,凝心聚力保障项目实施。
五是实施要素保障
抢抓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抗疫特别国债等政策机遇,发行3批次56.34亿元非标专项债支持我市54个项目建设。争取发行抗疫特别国债13.1亿元支持33个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建立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管理6项工作机制,争取中央预算内和省统筹资金11.1亿元支持我市教育、保障房、老旧小区改造等个民生项目建设。
三、下步打算
下一步,市发改委将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牢固树立“抓项目就是抓发展、抓发展必须抓项目”的理念,严格按照“四督四保”和“五项机制”工作要求,持续强化项目谋划储备,定期组织重点项目集中开工,全力以赴推进全市重点项目建设,不断完善项目调度机制,梳理解决问题,提升调度成效,确保全市重点项目按照时序节点计划加快推进,早日发挥效益。
借此机会,再次感谢各位媒体朋友长期以来对我市发展改革工作的关心支持!也希望广大媒体朋友加大宣传力度,努力营造抓项目建设、抓经济发展的浓厚氛围,全力推进我市经济社会在高质量发展的轨道上行稳致远。
▲宿州市年“宪法宣传周”活动全面启动
12.83亿元!▲
原标题:《关于全市重点项目建设情况的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