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中午一点半,炙热的太阳火辣辣的烤着大地。正在楼道值班的志愿者张晓红和往常一样,一手拿着喷壶,一手提着刚从邻居们那里收来的生活垃圾,顶着炙热的太阳,刚把一袋垃圾放到指定的地点,正准备拿起手机查看工作群内的指令,见到80岁的孟献锦老人打开房门,赶紧走上前去询问。“现在政府要求咱们足不出户,您有需要帮助的地方在群里说一下或者打电话给过来,我们会全力以赴帮助您。”
“我想让楼道长给我充话费,手机欠费了。”听说老人的两个手机号码都欠费停机了,张晓红赶紧拿起手机,通过 近日,这样的故事,在泗县城市之光中区抗疫一线频繁涌现。自6月26日新冠疫情爆发以来,泗县城市之光中区志愿服务队坚持人民至上,把服务送到群众的家门口,让关爱暖到群众的心窝,让“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在落地生根,让爱在抗疫中滋养生长,谱写了一曲生动的人间赞歌。
在战疫过程中,志愿服务队先后发出了“五个站出来”倡议书、15份工作简报、15份通告等,并通过制作视频、会议纪要等形式,总结工作,传达上级精神,加大宣传力度,号召社会各界伸出援手,积极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在抗疫过程中,志愿服务队不断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了陆玉波为组长、赵永、姜成远、王立建为成员的志愿服务领导小组,明确分工,细化任务。名公职人员就地转化为志愿者,同67名社区志愿者一道,全力抗疫,守护多名小区群众的生命健康,为他们筑起了一道道坚实的防疫屏障,攻坚战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党员干部在抗疫中淬炼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强化宗旨意识,践行初心使命。
“志愿者帮忙收一下垃圾……”
“我家的菜到了,麻烦送上来……”
“到哪里可以买到药……”
“不会用智能手机,志愿者帮忙买下菜吧……”
“燃气没有了,怎么办……”
这些诉求在城市之光中区疫情防控 包括张晓红在内的志愿者们对于这些问题都会一一予以回应,给予解决。在7栋志愿服务小组的工作日志上,密密麻麻的记录着每一位群众的诉求和问题解决情况。
“今天做抗原人数人,五个婴儿没有做……”
“下午做核酸检测人数人……”
“要买水果……”
“蔬菜包2个、蔬菜包1个、一袋面……”“明天给充燃气……”
“今天早上核酸检测后进行环境消杀……”
大情小事,无不牵动着每一位抗疫志愿者的心。为了让群众吃得好一点,将疫情带来的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城市之光中区的志愿者宁愿自己忙点累点,也不让群众受生活上的苦。
“我们要把工作做细,服务做到位,让隔离归来的顾客(业主)感觉到家的温暖,请4栋和10栋的楼道长,认真统计好谁家燃气没有了,把名单报上来,统一充气………”晚上十点,志愿服务领导小组召开简短的工作会议后,小区长陆玉波通过楼道长 “在我心里,他们是业主,是顾客,更是家人,需要最贴心的服务。”谈及口误时,陆玉波一脸真诚。
殷殷嘱托之外,小区长陆玉波更率先垂范,主动靠前,安抚群众,做好服务,并自掏腰包先后购买1万多元的抗疫物资。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多位楼栋长和业主除了做好千头万绪的服务工作,纷纷响应,出钱出力,捐款捐物。城市之光中区的通告中,也留下了泗县恒安诊所汤医生、业主刘培国、四栋楼长彭德武、社会爱心人士许明发、宿州籍老乡刘梦吟、业主姜成远、姚刚、业主赵梅宇、安徽薯业有限公司、泗县海鸟大酒店等众多爱心人士的捐款记录……
“咚咚咚……准备好身份证或安康码,一户一管做核酸……”“早上五、六点,人们还沉浸在睡梦中,这个时候叫醒他们,有的人会有情绪,嫌我们敲门声太大,有的人担心有病毒,迟迟不开门进行检测,其实我们做这些是担心大白们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一家一户上门做核酸太辛苦,太热了……”,志愿者有时候也很委屈,“但是我们能理解,完事后,我们会尽力去安抚他们,我们觉得我们在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情”,志愿者岳喜江说,“虽然每天步行18层楼协助医护人员做核酸,累得筋疲力尽,但是这很值。”
“我的工作是接受保供单位送来的生活物资,消杀后,再把这些物品搬上物资配送小组的车……”中午时分,骄阳似火,门卫值班志愿者小李拿起喷壶,对着刚送来的生活物资消杀起来。大门北侧的五星红旗迎风舒展,小李在骄阳下汗流浃背。
为了保障保供单位送来的物品快速及时到达群众的手中,像小李这样的志愿者还很多。他们一刻也不敢耽误,因为他们心细群众冷暖,担心购买的这些蛋禽肉类的生活物资腐烂掉。
王波就是物资配送组的一员,只要有物品要配送,他都会第一时间把它们搬运上车,骑上小三轮,冒着酷暑,把这些物品从楼栋值班处运送到楼道口。
在物资配送方面,城市之光志愿服务队领导小组进行了周密部署,要求志愿者对保供单位送来的物品要即时配送,消杀后无接触配送,切实服务好群众,让他们感觉到党和志愿服务队的温度和速度。
为了激发党员干部的抗疫热情,志愿服务队还在七月一日当天,组织党员干部在鲜红的党旗下,宣誓,重温入党誓词,在火线上,让党员干部受教育,群众得实惠。
“太感谢你们了,为了守护我们,你们天天坚守在一线,请你们喝绿豆汤……”7月4日,7栋2楼的一位居民,端来一锅冒着热气的绿豆汤,她说志愿者和白衣战士们,在守护她们的安全,她要熬一碗汤浓汁绿的绿豆汤给他们消暑,回馈志愿者一丝清凉。(于晓蕾)
来源:中安在线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