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泗州泗县新景点ldquo山西

DSP广告投放运营招聘微信群 http://jdsshang.com/shenghuo/24869.html
你未必知道的“泗县山西会馆”

泗县人文荟萃,历史悠久,古称夏邱,自古便是商贾贸易聚集之地。现今保留有世界文化遗产--大运河通济渠泗县段、文庙大成殿、墩集霸王城遗址等大量的文物古迹遗存,山西会馆就是其中一处重要史迹。近年来,随着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让“文物活起来”成为文物资源的发展追求,对泗县山西会馆的修缮、展示、利用,发挥我县这一重要文物资源的利用价值,让泗县人民了解历史、了解山西会馆的历史,发挥好文物资源的历史价值。

泗县山西会馆位于花园井社区院内东北角,原由寓居泗州的晋商修建而成,是当时晋商在泗州经商、议事、休闲娱乐的活动场所。下面我们一起了解晋商、了解泗县山西会馆。

晋商通常指明清年间的山西商人,被誉为明清十大商帮之首。晋商经营盐业、票号等商业,尤其以票号最为出名。同时也为中国留下了丰富的建筑遗产,著名的乔家大院、常家庄园、曹家三多堂、王家大院等等。明清晋商经商有着明显的封建化色彩,主要表现在捐输助饷、购置土地、高利贷资本等方面。山西会馆则是当时晋商在各地经商、议事、休闲娱乐而修建的活动场所。

会馆是中国明清时期都市中由同乡或同业组成的封建性团体。始设于明代前期,迄今所知最早的会馆是建于永乐年间的北京芜湖会馆。嘉靖、万历时期趋于兴盛,清代中期最多。即使到了清代后期,突破地域界限的行业性会馆仍然只是相当个别的。此时出现的一些超地域的行业组织,大多以同业公会的面目出现。

明清时期,晋商四海称雄,富甲一方,其足迹遍布大江南北。富裕之后的晋商在其所到之地,一般都修建一处处宏伟壮观、富丽堂皇的建筑——晋商会馆。明清辉煌之时,晋商曾建立了覆盖全国的约座山西会馆,“凡商贸繁华处必有晋商,有晋商居处,必有会馆”。

明清时期的会馆大体可分为三种。大多数会馆主要为同乡官僚、缙绅和科举之士居停聚会之处,故又称为试馆;少数发达的工商业城市的大多数会馆,是以工商业者、行帮为主体的同乡会馆;四川的大多数会馆,是入清以后由陕西、湖广、江西、福建、广东等省迁来的客民建立的同乡移民会馆。所有山西会馆的共同特征有二:一是都拜关公,有关帝庙或关公殿;二是都有戏楼。山西会馆是明清商人会馆的典型代表,其内在的商业议会、资本运作体制等等对今天的商会、商人会馆等等的运作具有相当的借鉴意义。

泗州交通便利,尤其受明初山西地区人口大量外迁政策的影响,许多山西商人来到今天的泗县。在此,他们不仅遇到人生地不熟,语言交流不便的困难,而且遇到了泗州本地区激烈的商业竞争状况。山西商人为了巩固自己的商业利益,于是便广泛联络寓泗晋商,共同协商,合力经商。泗县的山西会馆,就是山西商人们交流商情,联络感情的重要场所。

泗县的山西会馆久经风雨,目前仅正殿得以幸存,被确立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据记载,山西会馆建于乾隆十四年(年),原有歌楼、春秋楼、东西两厢、牌坊、角门、墙垣等。目前,现存的山西会馆正殿,面阔13米,进深9.9米,座北朝南,砖木结构,硬山顶,由此可以现象当年会馆的宏大规模。

据会馆墙面碑文记载,山西会馆当时初具规模,为保障日常开支运行,山西商人广置田产,在周边购置田地七十余亩,在过去修建的五圣宫基础上建造了这座会馆。多年前,山西商人千里遥遥来到这里,经过艰苦创业,随着事业的逐步发展壮大,他们便在此捐资营造了一座初具规模的殿堂,其中山西籍的代表商户有:公益号、泰兴号、萃丰号、聚源号、恒聚号等。由此可以反映出山西会馆当年繁华一时,作为当时比较有影响力的商旅力量,对泗县商业的发展产生了较大影响。

作为见证泗县商业发展历史的历史古迹,山西会馆历经岁月洗礼尚得以幸存一殿,已属不易。在重农抑商的封建社会之下,山西商人能够远涉数千里,在此立足发展,可见泗县当时商业的繁荣。在时代发展中,泗县今天借助于其优越的地理位置,承东启西,连南通北,必然可以取得迅猛的发展。文化繁荣的今天,山西会馆得以修复利用,具有重要文化意义。

目前山西会馆已经修缮布展完成,面向社会免费开放。

开放时间

每周二周四下午3:00-5:30

周六周日上午8:30-11:00

下午3:00-5:30

节假日正常开放!

欢迎各位莅临参观!

欢迎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qfhqj/799.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