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日本高僧路过宿州灵璧泗县,见证宿

中国宋神宗熙宁五年,即公元年。日本僧人释成寻携带圆仁慈觉大师的《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和裔然法济大师的《入宋日记》,同其弟子一行八人,搭乘宋商孙忠船入宋。

他从南方沿汴河北上去东京开封求法取经,根据运河沿岸见闻写了一本日记体游记《参天台五台山记》。

其中关于宿州的记载如下:

宋神宗熙宁五年九月

廿六日庚午天晴。寅二点,出船。申二点,过三十八里,到宿州虹县,有大桥,即出船。戌时,过七里,至店家前为驻船宿。七时行法了。

虹县,即今日宿州市泗县,北宋时期,泗县隶属于宿州。文中记载,虹县有大桥,即虹桥。

廿七日辛未天晴。寅四点,出船。卯三点,得顺风飞帆,终日驰船。酉四点,过七十三里,至史头县大桥下宿。七时行法了。

"史头县"也有虹桥,所指地点不明,从其位于虹县和静安镇(故址在今宿州市埇桥区大店镇)之间判断,当为零壁镇;"史头"或为"献齿头"之音讹。当时灵璧还未建县,但人口众多,俨然已为城镇规模,灵璧盛产奇石,或为“石头县”之音讹。

廿八日壬申天晴。卯一点,出船,终日牵船。亥时,过四十五里,至静安镇宿。七时行法了。经四、五、六、七卷了。

静安镇,即今日宿州市埇桥区大店镇。

廿九日癸酉天晴。寅三点,出船。终日牵船。戌时,过四十五里,至宿州宿。七时行法了。经一、二、三了。

宿州,治所在今日宿州市区。

卅日甲戌天晴。寅二点,出船。辰时,过十五里,至州叙舟亭。知府送酒三瓶,送返事,与使钱卅五文。知府并通判示送云:「今日可逗留,欲储斋者。」答云:「早可上京,斋无用由。」已时,出船。过一里间,知府重送酒大一瓶、糖饼五十枚,有文状,送返事既了。依阁使,重不可与钱。

宿州向西,即今日宿州西十五里铺附近,当时西十五里铺有叙州亭,古人送别多在长亭古道柳岸边,宿州知州(文中作知府)一直送出十五里方回。

...

即出船。戌时,过四十里,至寄宅镇宿。七时行法了。

寄宅镇,或为西五铺,当时隶属于宿州临涣县,即今日淮北濉溪五铺,距宿州五十里。

十月

三日丁丑天晴。辰时,出船。从大船下拽船,桥无柱,以大材木交上,以铁结留。宿州以后大桥皆如是。

大运河上的第一座虹桥,是宿州知州陈希亮主持建造的,后被皇帝推广到全国。

文中记载:八月七日,出台州府,至今日(十月六日),六十二日,到着南京,经于一十三州,二千六百七十五里。从台州至关岭,越州坍也。二百卅里...过四百廿里,到宿州府。

宋神宗熙宁六年四月

十八日辛卯天晴。卯时,出船。西时,过一百里,至宿州其宅镇应亭止宿。一百六十里今日过了。七时法了。经二。口宿止船了。七时法了。经*。今日嵩大师清书送日本新经目绿了。最妙也。杏多勺买来,似梅形。

其宅镇,应为蕲泽铺,即今日淮北濉溪四铺镇。

十九日王辰天晴。卯时,出船。辰时,至宿州止船逗留,水手吃饭,梢工卖买云勺。成寻真影入目绿,送日本,传法院文惠大师作磺,加写。

推荐阅读:

清末民初,这是一百多年前的宿州!

震撼!年,航拍宿州古城!宿州人快看!

叹为观止!近年历史,宿州古驿铺地图!

年历史!宿州这里,像误入了皖南!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qfhqj/307.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