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泗县第一中学前身是泗州日新中学堂,在清光绪三十二年,本籍清末举人张启佑为监督(即校长),将“夏邱书院”改办为泗州第一所“阖州公共学堂”一“泗州日新中学堂”暨“泗州师范传习所”,至今已有年,是泗县历史最久远的一所新式学校。
泗县一中新校区位于泗城东北隅,世界文化遗产一一隋唐大运河全国唯一线性活态河畔,南临花园路,东依彩虹大道。投资近3个亿,面积余亩,建筑面积mm2。全校90个教学班级,多名学生,多名教职员工,有幸成为“运河名校、博雅一中”的直接受益者,率先吮吸着新时代、新校园、新气息的醇醇甘霖。
忆往昔,泗县一中的跌宕升腾,总与国运相关;看今朝,一中新区的拔地而起,亦与时代相联。泗县一中的历史是厚重的,泗县一中的未来是光明的。新的机遇和挑战中,泗县一中将昂首阔步,奋勇前进,继续书写学校新世纪又一个百年辉煌!
欢迎报考泗县一中!
图片来源于泗县发布
年6月26日,安徽泗县遭遇新冠肺炎疫情突袭。面对严峻、复杂、艰巨的疫情形势,泗县一中广大教职工临危受命、尽锐出战、“逆行”奔赴,展现出新时代一中人的责任担当。春暖花开时,他们坚守三尺讲台,传道授业解惑;“疫”来危机时,他们奔赴街道社区,筑起防疫屏障。
抗击疫情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面对本轮疫情,一中人迅速反应,从三尺讲台到一线防疫、从传道授业到志愿助人、从诲人不倦到耐心服务,他们白衣执甲、坚守社区,他们逆向而行、运送物资,他们守卫后方、竭诚服务,始终用行动践行着担当与责任。
由于疫情防控的需要,7月13日县教育局招募接“隔离人员”回家的跟车志愿者,一中人积极请战。位冰、梁浩浩、苏醒、朱昌州、黄冲五名老师成为首批跟车志愿者;两天后,李志远、梁西明、高昕宇、陈浩四位老师也加入跟车志愿者行列。
他们每天凌晨四、五点起床,前往芜湖、铜陵、阜南、淮南、宿州、淮北等地方接回泗县在外地隔离的“亲人”。在隔离地点,他们穿上“大白”防护服,承担起隔离点内的志愿服务工作。在车上,由于被隔离多天,再加上炎热的天气,大家不免心情急躁,他们一边耐心安抚“亲人”们情绪,宣传疫情防控和个人防护知识,一边帮助“亲人”登记“宿防疫”小程序所需的内容和做抗原检测。每次回来,里面的衣服全部都湿透了。
正如梁西明老师在结束任务回到家写到:在疫期爆发以来,继完成为高三毕业生填报志愿、在夏邱学校县内转运四小师生及家长回家、在泗县三中为教师招聘考试做后勤服务、在东方明珠小区夜间值班四项志愿服务后,又完成从县外转运隔离乡亲回家志愿服务。回家居家监测,继续抗击疫情!抗击疫情泗县必胜!
面对新一轮疫情,一中人勠力同心齐“战疫”,无惧酷暑守平安,他们既是学校的班主任、任课老师,也是小区的楼长、保洁、门卫。他们闻“疫”而动坚守岗位、夜以继日无私奉献,用每一份坚守传递志愿温度,贡献着一中教育人的力量!
请动动你的手,为“疫”无反顾,团结一心的一中人点赞、转发!!!
END
转自:醒说政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