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县:隶属于安徽省宿州市,古称虹县、泗州,位于安徽省东北部,东邻泗洪,西接灵璧,南连五河、固镇,北至东北与睢宁、宿迁毗邻。总面积平方千米。泗县下辖12镇、3乡,常住总人口83.9万人泗县历史悠久,早在夏朝即始建制,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泗州戏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境内有自然秀美的“虹乡八景”、楚汉之争的古战场霸王城古迹遗址、隋唐大运河通济渠遗址等历史古迹。国道、国道、省道、省道穿境而过,泗(洪)许(昌)高速、明(光)徐(州)高速、宿(州)淮(安)铁路建成通车,西距京沪高铁50千米,北距徐州观音国际机场76千米,东距连云港出口海口千米。全县水运码头3个。
投稿广告合作请联系
“可怜天下父母心”、“世上只有妈妈好”……这些对母爱的赞誉,在泗县长沟镇马王村马庄组王翠兰的身上都能体现出来。她扶养脑瘫儿子23年,不知有多少人劝她丢弃,可是王翠兰始终坚持着,把脑瘫儿当做命根子一样地疼爱。扶养脑瘫儿子23年的困苦岁月里,出现了一幕幕动人的故事。
一、晴天霹雳年3月的一天,一个名叫马思宇的小男孩在王翠兰家里诞生了,这是夫妻爱情的结晶,全家人都为这个小宝贝的到来感到欣喜。可是就在孩子出生第六天,不幸的事情发生了。当时小思宇不吃奶,持续高医院,治疗两天后不见好转,接医院,治疗18天后,根据医生的意见出了院,但是从此以后小思宇也就留下了难以医治的病根。在小思宇一周多岁的时候,不会说话,不会走路,手也不能拿东西,经过医生诊断,马思宇患的是小儿脑瘫,终身残疾。这时,一家人都像遇上了晴天霹雳,目瞪口呆。当时周围的人议论纷纷,有的人“说这样的孩子养活有什么用,还不如扔掉算了”,还有的人说“这要养活到什么时候,以后她家的日子怎么过?”等等,话传到王翠兰耳朵里,王翠兰说“自家养的小猫小狗丢了还难过呢,何况是自己生的孩子,他可是一条鲜活的生命啊,俗话说,孩子是娘的心头肉,怎么能能说扔就扔了,我既然生了他,就得养活他”。不知有多少人劝她把脑瘫儿丢弃,可是王翠兰始终坚持着,把马思宇当做命根子一样的疼爱,从此她也就迈上了一条艰难困苦的养儿之路。
二、大爱无边从那时起,王翠兰到处打听,哪里能治好脑瘫病就到哪里给儿子看病,她先后带着马思宇到太和、北京、郑州等地看病,历经千辛万苦。给儿子吃西药、喝中药、做手术,医院住院就住了22个月。医院去了不少,但是却没有一个能把马思宇的病治好的。没有治好病,钱到花了不少,从年起,她借高利贷给孩子看病,开始还能借到高利贷,后来人家看她还不起,连高利贷也借不着了,当时她已背上了沉重的债务。4年,王翠兰又生了第二个男孩,家庭负担更加重了,王翠兰家中的收入一年不够一年生活和治病用的。为了能缓解家中的负担,王翠兰同丈夫商定,丈夫在家种地和打工,自己带着两个孩子,推着轮椅到南方无锡、广东等地讨饭、擦皮鞋度日,直到扶贫工作惠及到她家,日子才略有转机,但是债务一直没法还清。马思宇生活不能自理,王翠兰每天都要给他喂饭、洗漱、清理大小便、换衣服……总之,孩子的吃喝拉撒都是她去照料,孩子的冷暖她时刻都挂在心上,冬天里怕孩子冻着,夏天里怕孩子热着,总希望有一天孩子的病能治好,能像其他孩子一样健康地生活。三、永不丢弃王翠兰的希望总是好的,但老天爷偏偏给这个苦命的女人又一次沉重的打击。年6月,马思宇突然发高烧,身上长满了红疹,关节疼的他受不了,不断地哭啼,医院救治后,医生诊断为成人斯蒂尔病。据医生说全国很少人得这种病,比较难治愈,而且易反复发作,比红斑狼疮还厉害。医院住了两个星期,听完医嘱后决定回家服药治疗。马思宇说的话别人听不懂,只有王翠兰能听得懂。在回家的路上,马思宇向母亲王翠兰哭着说:“妈,你别难过,我不怕死人,一辈子不就活个几十年吗?您为我付出这么多,我只有等来世再报答您的养育之恩”。王翠兰再也抑制不住心中的痛,泪像决堤的坝一样涌了出来。王翠兰抚养脑瘫儿已有23年,23年在人类的长河里只是弹指一挥间,可是王翠兰过的这23年,是流泪的23年,是艰难的23年,是真正体现伟大母爱的23年,今后像这样的日子还有多长,王翠兰无法预知,但是面对脑瘫儿的病情,她向笔者表示,“只要儿子活着,我就要养活他,永不抛弃他”,这就是王翠兰,一个平凡质朴的女人,一个崇高善良的母亲。
来自泗县发布
投稿广告合作请联系泗县微讯泗县人、泗县事,快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