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安徽日报》05版报道泗县
“流动新风堂”倡树新风尚
↓↓↓
﹣原文如下﹣
日前,泗县泗城镇彭铺社区一户人家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喜宴。“流水席”设在一辆挂有“流动新风堂”横幅的厢式货车上,车厢由支架摊开,上面摆放着9套桌椅,志愿者忙前忙后照顾客人,宴席气氛十分热闹。“过去办一桩红白喜事要忙活三四天,有了‘流动新风堂’,一天就能办完,省心省钱又有面子,真是赶了时髦、倡了新风。”事主高兴地说。前些年,泗县农村红白喜事大操大办、铺张浪费让群众不堪重负。为纠正这些不良风气,近年来,该县以群众利益诉求为切入点、推进移风易俗为关键点、助力乡村振兴为落脚点,创新推出“流动新风堂”办宴新模式,切实给乡村宴席“降降价”,给盲目攀比“降降温”。在泗县县委宣传部指导下,乡镇把闲置厢式货车改造成“流动新风堂”,村民需要办红白事,厢式货车就直接开到家门口,达到了“事主办宴省心、就餐环境放心”的效果。村民有需要办宴席的,首先到为民服务中心登记“点单”,村委会在收到登记后,对厢式货车车主进行“派单”,同时筹备“流动新风堂”的布置。为打消群众顾虑,村里的党员干部带头在“流动新风堂”内办宴席,起到了示范作用。为打造群众身边的“流动星级酒店”,泗县对“流动新风堂”进行“四全+三化”改造。“四全”即“锅碗板凳保障全、空调电视配套全、主厨司机人员全、随车厨房设施全”。“三化”即车厢外张贴“流动新风堂”标识,车厢内悬挂乡风文明宣传标牌,实现标识统一化;制定每桌宴席元、元、元三种标准的套餐,让宴席菜不少、能吃好、少花销,实现菜单标准化;车辆到管理部门登记,餐饮人员办理健康证,签订食品安全协议,让事主安心、宾客放心,实现服务规范化。“打竹板,响连连,光盘行动来宣传……”在泗城镇一场喜宴上,新时代文明实践宣讲志愿者梁贤地,把“制止餐饮浪费,倡树文明新风”内容编成快板,以说唱方式为赴宴村民献上精彩的表演。宴席上还开展了互动抢答,全都是有关移风易俗的内容,答对者就能获得有纪念意义的小礼品一份。在“流动新风堂”的运营中,以热心村民、“乡贤五老”和返乡创业大学生等为主体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扮演着重要角色。他们有的承担食材采购、辅助菜品烹制、传菜上菜、餐具清洗等任务,有的承担客串主持任务,有的通过快板、大鼓、琴书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在寓教于乐中开展移风易俗宣传,既做足了仪式感,又做到了宴请有节制,把新风尚送到了群众家门口和心坎上。“泗县充分运用‘流动新风堂’,倡领婚丧礼俗新风尚,在潜移默化中引导人们养成勤俭节约、健康文明的生活习惯。目前,‘流动新风堂’已在各乡镇全面推开,成为乡村振兴的文明‘助推器’。”泗县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县总工会主席戴安君告诉记者。(何雪峰)5月9日《中国县域经济报》04版头条
报道泗县
“三变”改革夯实振兴基础
↓↓↓
﹣原文如下﹣
近年来,安徽省泗县通过将农村“三变”改革与乡村振兴工作紧密结合的方式,努力盘活农村资源、资产、资金,创新农民财产性收入增长机制,推动农村经济规模化、组织化、市场化发展,有效激活了农村发展内生动力。
安徽省泗县今年以来扎实推进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坚持以“三变”改革为牵引,持续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等各项改革,建立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激发乡村活力,探索村集体经济发展和群众增收致富的新路子。为深化农村改革,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步伐,泗县将农村“三变”改革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工作紧密结合,努力探索盘活农村资源、资产、资金,探索集体经济有效形式,通过改革试点,全县村集体经济显著增强,农民财产性收入显著增加,打造农民、经营主体、村集体三方共赢局面。截至目前,全县86个村农村“三变”改革试点共盘活闲置资产3.亿元,发展产业项目43项,村集体资产万元入股经营主体,分红收益06万元,农户参与“三变”改革农户数户,资产入股收益万元,人均增收40元。泗县坚持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充分发挥扶持政策的带动作用,创新发展以村级合作社+农户+经营主体联合发展、三方共赢的“三变”改革新途径。大庄镇东风村近年来持续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探索实施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农产品品牌创建等工程带动村民增加收益。其中,薄壳山核桃林基地项目投资总额达.5万元,带动村民岗位就业收入超过00万元;秸秆收储转运服务体系项目,可实现东风村亩农田秸秆全域打包,每年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超过50万元;现代农业基地带动00名低收入农户就业,每年增加东风村集体经济收入超过万元;东风村温室大棚采摘园每年可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6万元;莲藕种植基地每年增加村集体收入超过2万元。通过积极谋划增收途径,泗县激活乡村发展内生动力。丁湖镇向阳村通过以村集体经济组织为平台,积极引进经营主体,将闲置房屋等资源要素入股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经营主体,取得股份权利,从而获取收益。利用庭院经济发展项目资金00万元,整合80多户、50多亩的零散土地入股到合作社,统一栽植经济苗木,合作社与农户签订入股协议,收益按6:4分红,每户每年可以分红多元。同时,还带动了村里20余人次务工。将各级各部门投入的发展生产和扶持类财政资金,折股量化为村集体或农民持有的股金,集中投入到各类经营主体享有股份权利,所得收益按照保低分红、效益分红的原则进行分配按股比获得收益。向阳村在省农业农村厅的帮扶下,建设向阳村果蔬种植基地项目,以入股的形式给困难户和一般农户经营,每年最低能得到分红8.8万元,秸秆收储中心得到分红8万元,新联禽业入股得到分红5万元。采取“三变+土地股份合作”“三变+人居环境整治”等模式,鼓励和引导农民自愿以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民的技术、技能等入股到农业企业,把闲置的土地以入股村级合作社的形式种植树木,农户分红每年分红达5万元,年增加村集体收入7.5万元。针对农村集体资产“人人所有,人人无份”的模糊状态,泗县组织对集体土地等资源要素进行新一轮盘点和梳理,做到底数明,家底清。通过租赁、入股等形式引进经营主体进行经营,将各类资源转换为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或其他经济组织的生产要素。目前,泗城镇胡陈村共清理出村级集体资产价值万元,其中经营性资产29万元,村里成立了股份合作社,吸引6个新型经营主体参与经营,建设了3个果蔬示范园。按照公正、公平、依法的原则,折股量化集体资产,共设置股权股,去年每股分红35元。泗县积极引导和鼓励农民以土地入股,困难户小额贷款入股户贷企用、分贷统还等形式,积极引导农民将承包的土地入股经营主体合作经营,采取“公司+基地+农户”“合作社+集体+农户”等形式,把农户捆绑到产业链上,助力农民土地入股挣股金、资金入股挣收益金、基地就业挣薪金“一地生三金”。泗县富民农民专业合作社对入股社员采用保底收益+浮动收益的形式,每股保底收益元,年底再按经营情况进行按不低于元分红。在村级集体资源体量普遍不大、底蕴不厚的情况下,泗县将各级财政投入到农村的发展类、扶持类资金按政策量化为村集体或农民持有的股金,入股到经营主体,或参与保底分红,或股份合作开发经营,走出了一条依托股权活资产、兴产业、富百姓的“三变”路径。瓦坊镇陡张村在合肥学院的帮扶下开展了农校对接活动,把生产的优质绿色农产品直供合肥学院食堂。泗县通过整合扶贫资金,对陡张村亩产业基地进行扶持,财政投入50万元,根据经营主体德强农业带动困难户的情况按比例折股给村集体,年可以村集体增加收入3万元以上。同时,村里33户村民通过土地入股德强农业,保底收益每亩元,年底再按公司经营状况进行分红。村里既建设了产业基地,优化了产业结构,村集体和群众又增加了收入。(吴昊朱立杰)
近期热点这些人员集中隔离期间食宿、医疗等费用一律自理!
无需盲目抢购屯粮,家庭储备清单来了!全县疫情防控调度推进会议召开/我县举行突发疫情应急处置实战演
向校园欺凌说“不”防校园欺凌指导手册来啦!
泗县疫情防控指挥部最新通告!
李光超、王汝娜督导调研自建房违法建设和老旧危房排查整治工作/李光超调研全县食用菌产业发展情况
综合:泗县融媒体中心安徽日报中国县域经济报
本期编辑:王宝林
一审:刘凌宇
二审:单珊
终审:韩军
投稿邮箱:sxwxb
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