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宿州市泗县黄圩镇武圩村百亩香菇种植基地里,工人们正在忙着采摘香菇,一筐一筐的香菇即将发往周边大型批发市场。经过两年多的发展,基地香菇大棚已由原先的13个扩大到了如今的90个,供不应求的香菇真正成为了当地村民的“致富伞”。
走进武圩村,90个标准化香菇大棚在大田里次第排开,大棚内,菌棒整齐排列,大大小小的香菇探出脑袋,阵阵菇香扑鼻而来。一大早,脱贫户许雪莲准时来到香菇大棚,戴上围裙、口罩和手套,开始了忙碌的采摘工作。今年50岁的许雪莲是本村人,脱贫后就一直在香菇基地里务工,既能照顾家,又能挣到钱。
宿州市泗县黄圩镇武圩村脱贫户许雪莲:我们家现在也脱贫了,我在本庄香菇厂里上班,一年收入三四万元左右,现在我们过得越来越好,都挺开心的。
基地从成立至今,已经带动了余名像许雪莲这样的困难群众,或给他们提供就业岗位,或手把手教授他们香菇种植技巧,帮助村民们实现了家门口就业创业,让大家的生活更有奔头。
宿州市泗县福玲食用菌培育有限公司法人许小磊:现在我们有20多个脱贫户在我们这上班,还有脱贫户跟我们一起种植香菇,我们共同在一起合作,我们这里工资待遇都在元钱一天,一月都在元左右。
年,在乡村振兴政策的吸引下,基地负责人许伟和儿子许小磊萌发了回乡创业的想法。经过市场调研,他们发现香菇具有较强的经济效益,便来到“中国香菇第一城”浙江庆元学习香菇种植技术,并从当地请来了经验丰富的技术员。当年4月份,父子俩成立了公司,流转了30亩土地,开始建设香菇大棚。
宿州市泗县福玲食用菌培育有限公司法人许小磊:我们第一期建设13个棚子,经过第一年的发展,我们扩展到了39个,从39现在已经扩展到90多个棚子,经过这三年多的共同努力发展,现在我们香菇基地总占地在亩土地。
香菇种植看似简单,其中的门道可不少。从菌棒制作、灭菌接菌、消毒放养到棚温控制,每个环节都需要精准的把控。许伟父子俩和技术员天天泡在大棚里,一门心思研究香菇种植技术,只为了把香菇的品质提到最高。
宿州市泗县福玲食用菌培育有限公司技术总监吴俊龙:你看像同样的菌棒生长周期,像这样的为什么会缓慢?因为它的菌棒湿度大,湿度大以后它的生长稍微会缓慢一点,比其他的菌棒生长周期要延长一点。
在父子俩的精心经营下,小小的香菇焕发了新的光彩。现在,基地拥有一套从香菇种植、加工到销售的完整运作体系,培育生产的花菇、白菇、水菇三个品种,具有无公害、菇形好的特点,市场行情十分走俏。
宿州市泗县福玲食用菌培育有限公司技术总监吴俊龙:像这一个菌棒一般它的产量在2斤左右,一个大棚我们能放到个菌棒左右,细微的差距是有限的,一个大棚能放个菌棒,一般产量在2斤(每棒)左右,利润在2到3元钱之间,根据当年的行情来的,一个棚子利润大概在2万元钱左右。
除了销售新鲜香菇,基地还不断延伸产业链,配套建设了食用菌深加工厂房和冷库,研发了香菇烘干和香菇即食产品。每个生产周期结束,废旧的菌棒又被制作成生物燃烧颗粒和有机肥,香菇生产全程无污染,真正实现了循环利用。
宿州市泗县福玲食用菌培育有限公司法人许小磊:因为我们菌棒都是使用有机的产品,都是农作物(秸秆),很多都是有机肥的工厂都在抢购这块。
“香菇不愁销路,村民不愁致富”。如今,基地的香菇不仅种进了武圩村家家户户的生活里,也种出了村民们满满的幸福感。
宿州市泗县福玲食用菌培育有限公司工人卢明菊:在家带个小孩,来这一天干八九个小时,一个月拿多元钱,还是很开心的,天天生活也很充实。
宿州市泗县福玲食用菌培育有限公司法人许小磊:我们下一步打算,就是在我们村或者周边村,利用农户房前屋后宅基土地,没有办法大面积种植的,想带动农户积极建棚子,我们提供各方面技术种植香菇,为振兴乡村经济作出一部分贡献,带动农户赚更多的钱。
(惠淮北蒋瑞仇岸冉)
往期精彩●刚刚闭幕!纪念总书记“小木耳,大产业”重要指示一周年的又一盛会在佳木斯闭幕
●赵树丛:杨维星和夏津桑黄
●刘奇:深刻领悟“小木耳,大产业”的丰厚内涵
●林志彬教授:灵芝未来可用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桑黄获得国家认可的中药“身份证”,这位会长说:这是食药用菌行业的大喜事!
●好消息!灵芝被推荐为防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营养补充剂
●《大咖说》之林志斌教授解答灵芝孢子粉热点问题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