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县泗城镇胡陈村探索党组织领办合作社

  近年来,泗县泗城镇胡陈村党组织立足村情、因地制宜、创新发展,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以党组织领办合作社为基点,先后成立胡陈村股份经济联合社、泗县虹兴农机专业合作社和泗县虹菌种植专业合作社,探索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发展模式,撬动富农联农带农着力点,实现集体经济大发展,连续2年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百万元。

  盘活资源资产,凝聚振兴合力。围绕“三变改革”,以农民、经营主体、村集体三方共赢为目的,盘活了“人”、“地”、“钱”等资源要素,成立了集体经济组织股份联合社。按照“产权清晰、职责明确、运转协调、制衡有效”的要求,制定章程,组建股东大会、理事会和监事会,构建科学的治理结构。探索“村社共建”模式,开发以各主体联合出资、农户广泛参与,以资金入股、资产入股、技术入股、土地入股等多种方式纳入基层社股权量化管理,按照“一班人马、两套账务、三块牌子”的工作方法,形成了村党总支、村委会和合作社职能分开、交叉任职、账务分设的治理结构模式,彻底建立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村民变股民的长效机制。按照公正、公平、依法的原则,折股量化集体资产,共设置股权股,去年每股分红35元。同时组织对集体土地、荒地、水域等资源要素和闲置的房屋、进行新一轮盘点和梳理,做到底数明,家底清;引进经营主体进行经营,将各类资源转换为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或其他经济组织的生产要素,从而把“死资源”变成了“活资产”。年通过租赁、入股等形式,将闲置老村部、农机大院、烘储中心盘活利用起来,并成功引进劳动密集型生产企业,通过“企业+村集体+农户”的发展模式,为村集体增加10万元左右经营性收入,同时带动50余名村民就近就业。胡陈村依托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盘活农村要素资源,建立村集体与农民稳定紧密的合作关系,构建科学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通过就业带动、保底收益、按股分红等形式,让农民共享发展红利,产生1+12的聚合效应。

  聚焦农事服务,激发发展活力。胡陈村党组织充分利用本村耕地面积广、地势平缓、土壤肥沃等优势,把发展方向瞄准农事服务。年以来积极向帮扶单位省农业农村厅争取万元资金,建成农机大院.7平方,配置铲车、拖拉机、打捆机、播种机、旋耕机等农用机械装备26台套。为充分发挥党组织优势,先后成立了胡陈村扶贫专业合作社、泗县虹兴农机专业合作社,采取“党组织+合作社+农户”模式,村集体以固定资产、农业机械入股占比55%,社员以资金、农机和技术服务等入股占比45%,在全村及周边镇村开展农事服务。年村集体以现有秸秆离田机械装备入股农事服务企业(或主体),开展秸秆离田工作,对村里秸秆进行统一打捆离田、收储,当年仅这一项收入就达到15万元。同时为延伸秸秆综合利用产业链,引进秸秆制肥企业,以厂房入股有机肥加工企业,年收入30万元。此外村合作社通过自筹资金购买植保无人机开展飞防服务1.6万余亩,当年创收10万元。年初,驻村工作队积极争取秸秆揉丝加工项目,建设平方米、高6米框架钢构结构标准化秸秆揉丝加工厂,在泗城镇西部六村居及周边镇村开展秸秆打捆离田、收购、加工揉丝等,使村集体经济收入再上新台阶。

  探寻特色产业,增强内生动力。立足县“2+5”农业产业发展布局,在充分调研了解村情后,积极与村“两委”商讨特色产业项目,因羊肚菌被誉为“菌中之王”,其口感柔嫩、味美,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都非常高,种植周期短、效益高、见效快,决定引进种植羊肚菌。年第一批收获羊肚菌就有多斤,带动村集体和农户增收19万余元。年初,成立泗县虹菌种植专业合作社,积极探索党组织领办合作社模式,村集体以项目资金和连栋大棚等占股51%,村组干部以技术服务、机械等占股29%,农户以实际劳动、管理等占股20%。同时利用第八批选派干部集体经济发展专项资金10万元,入股党组织领办合作社,用于经营合作。此外协调50万元资金用于支持改造提升羊肚菌种植基础设施,建设50亩的羊肚菌示范种植基地,大力推进“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发展,为产业高质量发展夯实基础。(常志强季巍)

来源:中安在线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hy/7830.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