嵊泗、宣汉首次携手“2+1”订单班合作项目
24名宣汉学生上岛学习一年后,将入职宝钢嵊泗马迹山港区
山海共富路,24名四川达州宣汉籍学生带着新奇与期待,第一次到海这边的嵊泗参加“港口机电培训班”。一年后,他们可进入宝钢嵊泗马迹山港区工作,或将成为嵊泗“新居民”。这是嵊泗和宣汉首次开展的“2+1”订单班合作项目,既能解决宣汉学生就业困难,也是一次帮助解决嵊泗招工难的有益尝试,从而实现两地的合作共赢。
24名宣汉学生,原是今年宣汉县职业中专学校机修专业的高三学生。中秋节后,他们背起行囊来到千里之外的海岛城市嵊泗,成为当地职业技术教育培训中心新设的“港口机电培训班”新生,学期一年(包括实习)。
这群来自内陆的大小伙对这座海岛校园以及未来生活充满憧憬。“我感觉嵊泗挺好的,老师很和善,这边的学生也都很欢迎我们的到来。国家政策好,来这边既能学习学本事,还可以长见识。”宣汉学生邓帅说。
“这是一台桑塔纳1.8L发动机,直列4汽缸,每缸两气门,电子燃油喷射,现在我要更换一下空气滤芯,你们好好看。”嵊泗县职业技术教育培训中心实训基地车床实训车间,来自宣汉的学生们正围在一起认真听老师讲解汽车发动机等零部件的拆装知识。
教学车间内除了汽车零部件外,墙上还张贴了各种机械工作原理图。除实操课外,第一学期学生还要学习各类文化与专业课程,丰富理论知识。
“一年后,这些学生就可以在马迹山港区工作,月薪根据工种岗位不同在至元,而且他们还有上升空间,提升自己能力的同时也会有更高收入。”嵊泗县职业技术教育培训中心主任吴德军说。
据介绍,早在上学期时,嵊泗县人社局、教育局就“2+1”订单班一事,开始与宣汉各方面进行对接,经过两地的共同努力,首批学生如今正在嵊泗进行为期一年有针对性的理论、实操学习,并在完成全部学业后到宝钢嵊泗马迹山港区入职工作。
吴德军表示,这次两地两校的合作模式,也是对该校生源和发展上的一个补充。如果此次合作成功,他们还会和对方的旅游专业类班级进行合作,也采用“2+1”方式,最后学年到嵊泗学习,然后留在嵊泗,或是到舟山其他地方就业。
嵊泗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王峥说,此次合作,既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示范区海岛样板县建设的重要载体,也是缓解嵊泗人才短缺,促进人口集聚的有效途径。目前,嵊泗县部分企业存在用工紧缺和招工难题,特别是服务业、海岛旅游业等领域,比如海岛民宿管家等,都是很急需的。
据了解,自年开展东西部对口扶贫协作以来,我市结对四川达州市,开启了舟山-达州东西部劳务合作班项目,并选取舟山较有优势的机械、航海行业,由舟山职业技术学校(舟山技师学院)、舟山航海学校为达州学员免费提供培训、实习,并介绍就业,从而实现共同富裕。
从年到今年8月,舟山航海学校共举办了3期“海员培训班”,73名达州籍学员均与我市航运企业签订就业劳动合同,人均月薪1万元左右。
同时,舟山职业技术学校也已培养达州学员名,分别在我市绿色石化、船舶、电器、矿业等企业就业,薪资待遇同样可观。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