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泗县新冠疫情突然爆发,此次疫情波及面广、传播链条复杂,疫情防控形势严峻。面对突发疫情,草庙镇第一时间发出志愿者招募令,迅速集结广大干部群众共同参与防疫保卫战,名志愿者按照“就近就便”的原则,主动投身疫情防控一线。其中,有这样一群“00后”选择了勇敢逆行,冲锋在前。他们有的奔赴核酸检测点位,坚守在“疫”线;有的前往重点人群家中,参与信息排查;有的穿梭在村庄道路,为困难群众送菜送药。他们化身“大白”“小蓝”,成为核酸检测中的生力军,在疫情阻击战中贡献了重要力量。
今年18岁的魏雨东是一名在校大学生,放暑假后回到了草庙镇魏圩村老家,原本平静的暑假被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节奏。魏雨东的妈妈朱琳是魏圩村的村干部,26日疫情突发,朱琳便忙的顾不了家了,让魏雨东在家做好防护,照顾好自己。当他无意从妈妈口中得知村里要招募志愿者参与疫情防控,魏雨东说他要报名,但妈妈告诉他,这次疫情不同往常,参加志愿服务就意味着要把自己暴露在危险环境中,妈妈在村里要做各种防疫工作,根本顾不上照顾你。“我不用你照顾,年那次疫情爆发时我才16岁,就已经参加过志愿服务,我有经验了,您放心吧!”朱琳看着儿子坚定的眼神,只能把对儿子的担心放在心里,魏雨东成为了村里第一个应招的志愿者。
疫情爆发的第一个星期,村里几乎每日都要做核酸检测,天还没亮,魏雨东就来到检测点帮助布置现场,准备完毕,魏雨东又穿上厚厚的防护服,帮助采集信息。炎热的高温天气,每次脱下防护服后,衣服早已湿透,防护口罩在脸上留下了深深的勒痕。
参加到防疫一线后,魏雨东发现由于疫情来的突然,人手根本不够,于是他立即联系在家的同学、从小一起玩的伙伴们,鼓励他们也加入志愿者队伍,为防疫出分力,争取家乡早日解封。
随着疫情的发展,除了核酸检测,还要挨家挨户做抗原。凌晨3点,魏雨东和其他干部、党员、志愿者们一样,早早来到村部,参加抗原检测培训。凌晨5点,培训结束后,大家整装待发,挨家挨户发放抗原检测试剂,开展检测。抗原检测要做到“不漏一户、不漏一人”,农村散居的现状给这项工作带来不小难度。魏雨东在村里结束了一天的抗原检测时,已是傍晚6点多,家人喊他吃饭他说没有胃口,刚想躺下休息,却感到一阵恶心吐了出来。
魏雨东的爸爸看到儿子这样,心疼地抱怨“唉,你妈也真是的,自己在村里肯定知道这份差事多辛苦,你这小身板子哪能受得住,不行就不去了。”魏雨东却开导父亲,妈妈也不忍心,当时也跟他说过其中的辛苦和危险,同时告诉他开弓没有回头箭,做了就要脚踏实地,不准做逃兵。“男子汉大丈夫说到做到,不能半途而废,我没事,歇歇就好了。”
朱琳回到家时已是深夜,听了爸爸对今天事情的复述,心疼的同时,忽然感觉儿子真的是长大了。“他小时候很调皮,我跟他爸没少操心,这次参加防疫,所有事情他都能认真学、耐心做,还能带着小伙伴们主动参与,把事情安排地井井有条,确实很欣慰。”
防疫战场上,类似这样的“亲子档”还有许多。草庙镇环卫所的王本臣每天除了做好日常的垃圾清运,疫情期间,街道、村庄的消杀也是重要任务之一,工作任务加大,让他无暇照顾高二放暑假在家的孙子王浩哲。
“爷爷,我也想去参加志愿者”在疫情发生的第三天,王浩哲突然这样对爷爷说道,“我看了报道,这几天疫情越来越重,你们肯定缺人,让我去吧!”王本臣没想到他一直还当成孩子的王浩哲会提出这样的想法。他帮着王浩哲联系到了村里,给他报名成为了村里最小的志愿者。
在核酸检测点登记信息、维护秩序,帮助村里跑腿送物,报送材料,挨家挨户检测抗原......王浩哲年纪虽小,但在各项防疫任务中却显得毫不逊色。“之前都是医护人员、党员干部和志愿者们为我们服务,而现在自己站在这个岗位上,才真正体会到他们的不易”王浩哲说道。
少年强则中国强,这群平时在父母眼中还是孩子的00后们,其实已经默默地在良好的家风家教中茁壮长大,他们虽然稚嫩平凡,但他们的勇气和担当已显示出英雄的气魄。“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青年志愿者们主动请缨、担当作为,真正践诺了“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誓言!(袁振华)
来源:中安在线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