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树叶飘转在池塘,看飞机轰的一声去远乡,光阴的长廊,脚步声叫嚷……”伴随着舒缓的旋律,由学校合唱团演唱的《这世界有那么多人》,吸引不少人驻足欣赏。近日,在宿州环保工程学校举办的校园开放日活动中,音乐、书画、舞蹈、茶艺、模特等校园社团带来的才艺展示让不少参观人员感到很惊奇:“以前认为中专学校只传授课本上的知识,没想到素质教育也开展得这么有声有色。”
“现在的职业教育从原来的‘养家糊口’到需要同时 苗德广告诉记者,职业教育只有和就业挂钩,才能成为“香饽饽”。在以往,不愿意报考职业学校、职业学校的毕业生“不受待见”是学校发展面临的最大困境。现如今,产教融合的教学模式,让不少学生打消了就业上的后顾之忧。“通过编程给工业机器人发指令,让它完成指定的动作,让人很有成就感。”马上面临毕业的刘明宇没想到,在教室内也能一边学理论一边上手操作他心仪的机器人。从进校之初,刘明宇就在老师的指导下,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去。他一边演示一边给记者讲解:“通过操纵设备,完成预定的动作,比如机器人的调试、安装、编程,自动化生产线的调试,通过这种理论学习、实践学习双模式的结合下,能够让自己更加胜任以后的就业岗位。”虽然离毕业还有一段时间,可是刘明宇已经被县内的一家高新技术企业作为技术人才被提前“挖”走了。“现在产业升级的步伐加快,企业需要懂机器人保养、操控方面的技术人才。学校安排的课程刚好紧贴企业需求,好工作自己都找上门了。”
为推动产教融合,学校不仅优化教学内容,还拓展校企合作形式,主动吸纳行业龙头企业深度参与学校规划、课程设置、教材开发、教学设计,合作共建新专业、升级老专业、重构课程内容,开展订单式、学徒制培养,为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提供了奋斗出彩的平台和机会。
不仅如此,学校的就业技能培训课程也让不少人端上的“金饭碗”。“你好,王奶奶,你昨天晚上睡得好吗?我是你的家政护理员小尤,今天由我为您铺床翻身……”,在家政服务培训的课堂上,教师尤小松,一边对躺在床上的模拟道具--“王奶奶”亲切问候,一边给她检查身体、翻身、铺床,沉浸式的教学体验让不少学员都跃跃欲试,想着实际上手去操作一把。“是就业技能培训不仅让我有了自信,还成了一名老师,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尤小松曾经是一名下岗工人,在找工作屡屡碰壁的情况下,参加了环保工程学校组织的就业技能培训,先后取得高级家政服务员、高级育婴员职业资格证书,凭借着精湛的护理技术,尤小松获得安徽省年家政服务竞赛个人二等奖,成为护理行业的佼佼者。通过多年的实践历练,尤小松积累了丰富的实操技能和经验,环保工程学校聘请她从事家政服务教学工作。在教学中,她耐心讲解,手把手地反复示范,把技能毫无保留传授予学员,带出了一批又一批技术熟练,服务专业的学员。
“一直以来,‘传承工匠精神,成就出彩人生’成为学校师生追求的目标。打通了职业学校学生发展的‘断头路’,开辟了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的职业教育‘快车道’,必将大幅提升学生选择职业学校的积极性,让职业教育在全社会真正‘火起来’。”对于下一步的发展,苗德广充满期待。(单珊)
来源:中安在线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