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养老就是老了在家住

本文转自:中工网

来源:中工网

中工网刘涵越

3月4日,重庆园博园里,一位的哥搀扶着一位90多岁的老人在赏花。他们并没有血缘关系,的哥殷其龙在年秋天,偶然搭老人和护工阿姨去看病,于是开始了短则半个月、长则一医院之路。这次带老人赏花,只因年初老人在看病途中的一句无心的话,“春天到了,想出去逛逛公园赏花”。

网友一面称赞的哥暖暖的陪伴,一面关心老人的生活。据老人透露,自己之所以不去外地与子女共同居住,是因为他们也是近70岁的人了,也需要照顾。“自己过去后不仅不能帮上忙,还可能需要再请护工,这会给子女带来麻烦。”

在哪养老,怎么选?

目前,我国主要的养老方式有3种,分别为机构养老、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全国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办公室社会处委托湖南、湖北、广西和深圳、杭州等10个省区市政协进行了5年定点跟踪问卷调查,其中,年收回的份定点家庭有效问卷、份定点社区有效问卷、份社会有效问卷结果显示,“目前,居家养老是大家能接受的主要方式。”

那么居家养老,就是“老了在家住”吗?其实不是。老年人在建筑设计、公共设施(商城、医院、学校等)建设、起居环境装修等方面与年轻人有不同的需求,因此做好“居家养老”,中间还有很关键的一步——适老化改造。“但(我国)居家适老化改造渗透率低,缺乏专业知识及服务。”全国政协社法委驻会副主任吕忠梅表示,近半受调公众对居家适老化改造处于观望状态,只有23.3%已经完成了或正在进行居家适老化改造。

适老化改造,改什么?

上文的调查问卷结果显示,超六成受调公众认为社区医疗、康复等公共卫生服务环境的适老化改造最为迫切。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宿州市泗县泗城镇花园井社区党总支书记岳喜环在调研中发现,一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配套设施不足、运作标准不统一、专业服务人员较少,只能满足对老年人的日间照料,很难开展康复护理、心理慰藉、助餐助浴等精细化服务。为此,她建议,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将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资金纳入地方财政保障,提升资金投入精准度。同时,进一步加强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加强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与社区综合服务设施的整合利用,并建立健全养老服务标准和评价体系,引领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湖南大学风险管理与保险精算研究所所长张琳指出,对于未失能的亚健康老人来说更重要的是延迟身体的衰老和预防性保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应对符合条件的老人提供延迟衰老、预防保健的服务,可以涵盖日间照料、上门护理服务、各种健康保健指导、社区卫生站对老年人视力、听力衰退的检查等。此外,张琳还建议,加大对居家养老的宣传力度,利用互联网新媒体,在政府、社区的网站、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hy/4257.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